山东潍坊安丘凌河镇再次入选全国重点镇

2019-05-05 点击量:16276次

日前,国家住建部、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出通知,发布最新一批全国重点镇名单,潍坊共有16镇入选,安丘凌河镇位列其中。这也是凌河镇继获得“国家级生态镇”“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出口重镇”“全国最适宜人居镇”“山东省特色产业镇”“山东省绿色蔬菜产业加工基地”“山东省绿化示范镇”“山东省文明镇”“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”“山东省城镇建设新型乡镇”等荣誉称号后又一殊荣。

凌河镇境域面积180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1.7万亩,辖145个行政村,12万人。凌河镇区位优越,交通便利,距安丘城区12公里,距省会济南220公里,距青岛港170公里,距正在修建的潍日高速公路出口4公里,221省道自西向东横贯镇区,镇区内“五纵六横”11条路网撑起了发展的大框架。

坚持生态优先,筑牢发展之本。凌河镇始终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,实施综合治理,努力打造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良好环境。实施了大林场、大林带、大林网系列绿化工程,以“一场、二山、三区、四旁、六线”为重点,实现了山岭荒滩披绿装、道路河流镶绿带、村庄民居绿掩映,森林覆盖率达到34.7%。位于镇区东北部的拥翠山,经过持续不断地绿化,5000多亩的荒山如今已经是一片葱笼飘绿雨,满目苍翠入画来。全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,14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“三清、五化”,日常保洁实现全托管和常态化。全镇有24个村成了美丽村庄和环卫工作示范村,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。狠抓环境治理,铺设完善雨污管网10公里,并与安丘区主管网并网,关停了30多家土小企业,彻底解决了污水直排问题。

    强化产业支撑,夯实发展基础。始终坚持工业立镇不动摇,立足优势,错位发展,培植形成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、高档焊材制造、通讯产品制造、高档纤维素生产等主导产业。农副产品精深加工、一枝独秀。作为凌河镇的特色主导产业,现有加工企业108家,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、潍坊安丘级龙头企业16家,产品涵盖三大类400多个品种,年加工出口能力110万吨,企业基地遍布长城内外、大江南北,初步形成了“卖全国、卖世界”的格局,被誉为“世界的菜篮子”。目前,投资4.5亿元的保康生物姜黄素、3.2亿元的六和禽肉熟食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,必将有力助推全镇农产品精深加工迈出新的步伐。大工业品牌并驾齐驱、优势独具。高档焊材制造业代表——安丘新建业登峰焊材公司,现有九大系列380多个品种,品类之多位居全国首位;通讯产品制业标兵——歌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,是高新技术企业,产品供应多家世界知名手机和电脑制造商;安丘雄鹰纤维素公司,是全国最大的纤维素生产企业,其“雄鹰”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。班泰织造公司生产的弹力布填补了国内空白,结束了一直依赖进口的历史。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和纽带,以打造“有机食品之乡”为目标,凌河的现代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,成为区域化建设“安丘模式”的发源地。采取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建设模式和统一规划、统一管理、统一销售、分户经营的管理模式,建成以大姜、大葱、西瓜、蔬菜等为主的标准化种植基地8.5万亩;以肉鸡、肉鸭养殖和种苗孵化为主的养殖园区39处。配套建设综合性检测中心5处,全面实施食用农产品准入制度,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方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。注册了“慈母山”等农产品品牌,积极开展“三品一标”认证,有2个品牌被评为全省著名商标,有10个品牌的14种农产品被认定为有机食品、绿色食品、无公害食品,形成了现代农业品牌化效应。

改善民本民生,共享发展成果。牢固树立“发展第一,民生优先”理念,关注群众福祉,着力加大民本民生投入,群众满意度列全安丘第5名。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五纵六横11条道路全部实现高标准硬化、绿化、亮化、美化和管网配套化;建起了来仪园等8处景点公园,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3.2平方米;开发了荣盛园等10个商居小区,规划了凌东商贸集聚区和新凌农产品交易中心2个服务业园区,凤凰山工业园等4个工业园区,提升了城镇的承载和辐射能力。镇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。柏油硬化路实现村村通、村内通;自来水通村率达到100%;重建了石家庄大桥、南官庄大桥;实施了凌河中学教学楼、红沙沟中学教学楼、慈埠小学新校区和凌河中心小学新建工程,新建、改建普惠性幼儿园6处;实施了凌河中心卫生院和红沙沟中心卫生院病房楼建设工程;村村建起了农家书屋、善行义举四德榜和乡风文明一条街,全镇50%的村庄建起了文体广场。

    今日的凌河,政通人和,经济发展,社会稳定,到处都彰显着魅力的光华、实力的底蕴、活力的风姿。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,勤劳智慧的凌河人民乘借着安丘经济社会事业腾飞发展的翅膀,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阔步前行!